共享單車已經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,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,政府對這一新鮮事物也處于善意的觀察期。共享單車是指企業(yè)與政府合作,在校園、地鐵站點、公交站點、居民區(qū)、商業(yè)區(qū)、公共服務區(qū)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,被列為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(tài)。下面卓越君給大家捋一捋共享單車的成長路線:
---發(fā)展歷程
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經歷了三個發(fā)展階段:
2007年—2010年為第一階段,由國外興起的公共單車模式開始引進國內,由政府主導分城市管理,多為有樁單車。
2010年—2014年為第二階段,專門經營單車市場的企業(yè)開始出現,但公共單車仍以有樁單車為主。
2014年至今為第三階段,隨著移動互聯(lián)網的快速發(fā)展,以OFO為首的互聯(lián)網共享單車應運而生,更加便捷的無樁單車開始取代有樁單車。
截至2016年底,中國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,預計2017年,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(guī)模將繼續(xù)保持大幅增長,年底將達5000萬用戶規(guī)模。
---市場品牌
2016年底以來,國內共享單車突然就火爆了起來,在街頭,仿佛一夜之間,共享單車已經到了“泛濫”的地步,各大城市路邊排滿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。
通過一番梳理發(fā)現,除了較早入局的摩拜單車、ofo外,整個2016年至少有25個新的共享單車品牌洶涌入局,其中甚至還包括電動自行車共享品牌。
這25個品牌包括:永安行、小鳴單車、小藍單車、智享單車、北京公共自行車、騎點、奇奇出行、CCbike、7號電單車、黑鳥單車、hellobike、酷騎單車、1步單車、由你單車、踏踏、Funbike單車、悠悠單車、騎唄、熊貓單車、云單車、優(yōu)拜單車、電電Go單車、小鹿單車、小白單車、快兔出行。
目前,中國共享單車市場中OFO和摩拜兩家企業(yè)優(yōu)勢比較明顯,其中,OFO單車投放量最多,達到80萬臺,市場占有率51.2%;摩拜單車60萬臺,市場占有率40.1%。
共享單車更受年輕男性歡迎。中國共享單車用戶中男性占比54.2%,女性占比45.8%。用戶年齡分布中,25歲—35歲人群使用最多,其次是25歲以下人群。使用頻率中,每周使用3次-4次的用戶最多。
共享單車已經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,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,政府對這一新鮮事物也處于善意的觀察期。
---新聞大事記
2014年,北大畢業(yè)生戴威與4名合伙人共同創(chuàng)立OFO,致力于解決大學校園的出行問題。2015年5月,超過2000輛共享單車出現在北大校園。
截至到2016年11月,已經有多家共享單車誕生并且都獲得了大量的風險投資。
2016年12月8日,ofo在廣州召開城市戰(zhàn)略發(fā)布會,宣布正式登陸廣州,將與海珠區(qū)政府建立戰(zhàn)略合作,2016年內連接6萬輛自行車。
2017年1月16日,廣東深圳南山區(qū),深圳蛇口灣廈山公園出入口,出現大面積人為破壞的共享單車。幾種品牌的數百輛共享單車堆積成兩座“小山”,或因外力破壞等原因,不少單車的車把、車籃等零件散落在周圍地上,一片狼藉。
2017年3月9日,上海市消保委約談10家共享單車企業(yè);上海市自行車行業(yè)協(xié)會總工程師徐道行表示,上海市共享自行車標準正在制定,預計6、7月份可以實行。徐道行透露,相關標準對共享單車的使用做出了一些規(guī)定,如上路三年強制報廢、車輛完好率95%以上、租賃費用3元以內、退款7天內必須解決、一定要買保險等。
2017年3月12日至15日,ofo出現在了“西南偏南”大會專設的貿易展上。與此同時,奧斯汀城區(qū)街頭不時可以看到停放在路邊的ofo單車。與國內的單車不同的是,所有奧斯汀街頭的“小黃車”都標有US(美國)的字樣,并且只能用海外版軟件打開。
2017年3月16日,共享單車平臺ofo邁出了免押金的第一步。凡是ofo上海用戶,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50以上,即可免去99元的用車押金,直接開始騎行。
---經營模式
共享單車企業(yè)的主要收入源包括兩個:押金及預存收益、租金收益。另外的潛在收益是用戶的大數據。
目前業(yè)內也僅有單車成本為300元左右的ofo宣布,已經找到了非常健康的現金管理方式,ofo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楊品杰表示,有希望在明年實現全公司盈利。
---面臨的問題
1、與網約車不同,自行車的運營受季節(jié)變化、天氣狀況等影響也比較大。至于遇上臺風暴雨,則無論地處何方,共享單車出行的訂單量,都會直線下降甚至歸零,而平臺還得面對更加高昂的車損折舊成本。
2、與“有樁”的公共自行車相比,這種隨時取用和停車的“無樁”理念給市民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,也導致“小紅車”和“小黃車”的“亂占道”現象更加普遍,城市空間的管理因而變得更加困難,這也就需要相應的管理規(guī)定出臺。
3、目前,多數共享單車企業(yè)存在押金和余額難退,尚需出臺規(guī)定和完善平臺建設。
4、車輛維護難度大,由于隨時隨地停車,車輛分布場所及其分散,有些騎車人將車輛騎入地下空間,更是難以找到,并且,人為損壞率高,都給車輛管理帶來難度。
5、存在人身安全事故糾紛風險,由于騎車人對車輛不夠愛惜,車輛在得不到較及時的維護,車企對車輛的完好狀態(tài)難以掌控,車輛安全隱患必然存在,勢必會出現人身安全事故糾紛。
6、由于騎車人對車輛不夠愛惜,車輛受損率將會較高,從人員配備、車輛維修到車輛更新等環(huán)節(jié)將造成后期維護成本上升。
7、由于共享單車的便利性,對自行車銷售、自行車維修、出租車(短途)、快車、摩的等行業(yè)產生沖擊,引發(fā)怨氣,從而破壞單車。
8、部分騎車人為自己方便,使用后自行加上鎖具,據為自己專用,減少有效流通數量,國人素質有待提高。
9、消費者描二維碼即可開鎖使用車輛,享受移動互聯(lián)網的帶來的便利的同時,增加了信息安全的風險。
北京,位于大望橋東側的公交車站被上千輛共享單車“圍困”。
由于在此乘公交前往通州、燕郊等地的乘客較多,不少人將共享單車放在公交站周圍,盡管相關部門在這里立起了不要亂停自行車的告示,但因周邊場地有限,仍然無法阻止乘客亂停車和運營商的投放。
上千輛共享單車停放較為雜亂,占據了站臺、人行道和行車道,嚴重影響公交進出站和行人。
綜上所述,共享單車這種新興業(yè)態(tài)仍需不斷探索,不斷完善,只有建立健全商業(yè)模式和運管模式,政府加快立法和引導,消費者提高素養(yǎng),文明出行,才能健康發(fā)展。
關注卓越空間
關注卓越微博
關注卓越微信